热门搜索:健康教育充裕未来重疾
爱保单香港保险 > 服务中心 > 保单服务 >

生活不易,请别说我现实,这才是给孩子最稳固的爱!

来源:爱保单      日期:2018-11-16
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,保险业这两年也经历了剧烈的变化,尤其是互联网保险的发展,改变了行业生态。
第一部分
 
构建家庭保障规划的三大误区
 
从大家的提问和交流中,我也发现存在不少误区:
 
误区一
 
关注产品多于需求
 
很多朋友总希望快速得到答案,如应该怎么购买产品,自己购买的产品或者代理人推荐的产品好不好?有的读者更加直接,孙老师你文中所提的产品是哪个保险公司的?我理解大家的心情,也愿意帮助大家去分析现在保单,但是,如果不了解你的财务状况、生活负担,对未来的追求,没有这些基本情况,我如何确保开出的“药方”是适合你的呢?
 
举个例子,作为所有保障的基础,每个家庭都应购买的家庭支柱的人寿保障(即寿险,因任何原因离世都能获得理赔)应该如何确定保额呢?
 
需要了解你家庭的负债情况、未来家庭孩子的教育期许、家庭刚性生活费的支出。其原因是,保险是理财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为了保证理财目标(退休、孩子教育、日常生活、旅游等等)一定能够实现。作为家庭支柱,当你的收入能力永久消失时,有哪些目标是需要你持续考虑的呢?
 
无论你有没有收入能力,未来孩子的教育不受影响;
 
欠银行的房贷车贷,要如数偿还;
 
家庭的日常支出,要保证质量,难以压缩的……
 
这些不都是我们家庭支柱的责任吗?
 
如果这些需求都没有量化,我又如何给你直接指定产品呢?
 
客户为什么会关注产品多于关注需求?我曾经在保险公司做过精算、担任培训、销售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,深深感觉到保险行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因为保险行业的培训系统为提高销售业绩,往往是以产品为导向,常常将产品包装成不同的套餐,直接下达任务,强化销售话术。强调多年的需求导向往往只是“传说”,或者只存在于极少数的优秀代理人身上。
 
现在的家庭,只要一买房,谁家的负债不是几十万,乃至上百万。但是我看到亲们发给我的家庭支柱保单,保额一般都是10万至20万元之间。这能解决家庭的什么问题呢?只能说“聊胜于无”(其实危害更大,这些家庭往往以为自己买保险了,可以高枕无忧了。)这些读者问我保险买得怎么样时,我真是无从答起。
 
我只能说:你买的不是保险,只是一个“心理安慰”。
 
 
 
误区二
 
关注孩子多于家庭支柱
 
当然,这跟我的文章主题有关。但这的确是为人父母的一个普遍现象:没孩子之前,享受当下,想不起保险;有了孩子之后,只想到孩子,又忘记了自己。
 
究其原因,当然还是保险公司产品导向的问题。保险公司吃死了“育儿“这张牌,推出各种各样的针对孩子的保险套餐,满足了父母“给予”的欲望。打着“教育金险”名义的保险,远远解决不了教育的需求;打着“儿童重疾保障”套餐的产品,有的只保到25岁,直到现在我也觉得很奇怪,这种产品设计的原理是什么?
 
当然,还有客户的原因。大家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:孩子生病了,如果父母的收入较高,即使不买保险,也不见得是”灭顶之灾“;如果家庭支柱的收入永久中断,则万事休已,孩子的保费都交不起了。那你们想想,应当首先考虑谁的保险呢?
 
 
 
误区三
 
说到财务分析就退避
 
买保险是消费,家庭财务分析是自我剖析;有的人敢于消费,却不敢面对自己。理由很多:钱少、家庭资产单一、隐私等等。
 
根本原因,大家还是不清楚,理财的第一步是明确需求,是诊断家庭财务“健康与否”,而非“开药”。
 
市场上大量的声音都是让你“有保险意识”,“要买保险”,然后直接销售保险产品。中间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“逻辑空档”:为什么要买保险?买保险是为了解决什么需求?如何了解客户的需求,真正帮客户解决问题?需求了解清楚了,才能推荐相应的产品。所有的这些问题,都需要耐心及专业知识,不是几句简单的话术。
 
回到刚才所说的“家庭保障之母”:家庭支柱的寿险保障。除了了解刚才谈到的负债、教育需求、日常刚性支出之外,还要了解目前已经积累的流动资产,这是保额的一个扣减项。扣减之后的家庭责任还要按夫妻双方的收入占比,进行分摊,才能分别确定保障的需求。
 
仅仅要确定一个寿险保额,就要了解这么多的资料。如果你不敢面对自己,详实地提供家庭财务状况,直接就询问产品,就好像去医院,不让诊断,直接就叫医生:“别废话!给我开药吧!”这合理吗?我们总是在抱怨,医生给病人的时间太少了,为什么在面对理财师时,你又这么着急?
 
第二部分
 
家庭成员应该如何买保险
 
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,成人保险应该优先于孩子。毕竟,如果家庭经济支柱不倒,孩子的健康还有成人的收入作为最后一道保障防线。如果家庭的经济支柱垮了,只能依靠外界的力量了。所以,家庭支柱购置保险,才是家庭保障中第一道的保障防线。
 
家庭支柱的寿险保额
 
家庭支柱购买的第一份保险应该是什么保险?应该是狭义的寿险(因任何原因的离世就能获得理赔的保险)。
 
为什么要给家庭支柱买保险,不是因为他容易出险,则因为他一旦离世,会中断家庭收入,导致家庭财务瞬间坍塌。
 
如何计算这张寿险的保额?
 
首先我们想想什么是“家庭支柱”,家庭支柱就是,他挣的钱,不光自己花,别人还得花,而且别人花的比例还比较高。往往这些必须给别人花的钱,就是家庭支柱身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梦想。所以,所谓买保障,就是要保你身上的责任和梦想。
 
举个例子,一个月挣两万块钱的网站开发人员,太太在家全职,他一个月收入主要花在哪儿?自己最多花三四千元,其他都花在哪儿呢?5000块还贷款,孩子生活和教育花3000元,家用花5000元。最后剩下3000块存起来,存起来为了啥?可能给孩子将来上大学用,也可能是自己和太太养老用。
 
现在问题来了,如果这两万块,因为我们不愿意面对的原因,这20000块拿不回来了,自己那三四千元可以不花,孩子生活和教育、家用还是要花的,房货也是要还的,孩子将来上大学的钱和太太未来养老的钱,也是要准备的。
 
当然,我们不是要强迫大家都去承担以上所有的责任,但你想承担多少?就是我们在计算保额时需要考虑的。
 
如果你都想承担,我们计算家庭支柱寿险保额时,就应该考虑这些因素:
 
欠银行多少钱(贷款余额)
 
孩子未来的教育金估算
 
约5年的家庭支出(你也可以预算到孩子独立那一年)
 
太太未来养老的钱(这就看你自己想承担多少年了)
 
这就是家庭支柱身上的收入责任,也等于寿险保额。
 
家庭支柱可能不是一个人,如果夫妻双方都工作,以上寿险保额要按两人的寿险比例进行分摊。
 
家庭成员的重疾险
 
家长经济支柱,最不容易面对的风险就是,如果我得了重疾,我不但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,还要源源不断地从家里拿钱治病。
 
重疾险一般有两类,一类是定期返还型,另一类是消费型,但都不是以报销的形式存在的,而是以罹患疾病,获得理赔的的形式存在的(治不治都可以拿到这笔钱)。
 
应该买多少额度合适?
 
对于家庭支柱而言,应该是重疾治疗费,加上自己三年的年收入;如果是非家庭支柱,治疗费用还是会影响家庭财务,但在预算保额时,就不用加上三年的年收入了。
 
至于重疾治疗费,就是一个有弹性的问题了,根据网络数据,中国目前的重疾治疗费用约为40万元,我个人认为偏低,建议买到50万元。如果有医保的话可以酌情扣减。
 
为什么要加3年年收入,如果治不好就算了,如果是漫长的治疗过程,反而麻烦了,没有收入能力,还得花钱,所以起码要将三年年收入预算进去。
 
从节约预算的角度考虑,我们一再推崇的购买保障的原则是,保障充足,性价比高。从这个角度,我们认为应该以消费型保险作为家庭保障计划的首选,除非你的预算非常充足。
 
消费型重疾险也有其局限。消费型保险往往有固定的保障年期,过了保障年期后,我们就不再拥有重疾保障了。届时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是,年龄大了,重疾可能性更高,而保险公司却不愿意承保了。这种情况下,如果买消费型保险,就显得好像年轻时购置的保障浪费了。所以在这里向大家强烈建议,应该买短期或定期缴费,终身消费的重疾型保险(界于定期返还型与消费型之间),如果负担不起的话,可以与定期消费型相结合。这可能是最为全面的保险购置计划。
 
家庭成员的医疗险
 
重疾是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大而发生概率最低;门诊医疗是发生概率最高,但对家庭财务影响最小。界于中间的,就是住院医疗,发生概率不算太高,但随着医疗成本的上升,对家庭财务的影响越来越大。
 
所谓住院医疗保险,指以住院发生的费用为补偿对象的保险产品。根据产品不同,覆盖的费用包括以下费用的全部或者部分:如住院床位费、住院的医药费、手术相关费用、医生会诊费、巡房费、ICU费用等等。发生住院的原因,既包括疾病也包括意外。
 
住院医疗保险,随着年龄的增长,费率会有变化。孩子贵,年轻的成人最便宜,随着年龄增长,又越来越贵。
 
挑选医疗保险要注意的问题:
 
(1)治疗用药范围(包括器械、治疗方法)是否有限制。购买商业保险一定要覆盖社保用药名录之外的治疗费用,否则就起不到补充社保不足的作用。
 
(2)是否保证续保。住院医疗险都是交一年,保一年的,最亏的就是缴了很多年的钱都没有生病,等到开始生病了,结果保不了几年,你交钱保险公司都不让你续保了。所以购买时要注意看条款:什么时候情况下保险公司不续保。以笔者的经验,国内的住院医疗保险,普遍是五年保证续保,最高续保到65岁。当然,能找到终身保证续保的住院险,才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。
 
(3)关于保险额度。一般的额度有两种计算方式:按次计算或按年计算。笔者认为按次计算意义更大。谈到额度还要看报销比例和免赔额,如果从保障充足角度,一个理想的标准应该是:每次住院的报销额度最少两到三万,最好是没有免赔额,报销比例是百分之百。
 
补充一点:住院险与重疾险是不矛盾的,真的患了重疾,重疾险是一次性给你应急资金,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住院押金、治疗费用弄得措手不及;另外住院险还可以解决住院费用的问题。这样,家庭财务就不会因为某一个成员患重疾而遭受巨大的影响。
 
家庭成员有意外险和旅游平安险
 
这些险都很便宜,建议成年人匹配自己的寿险保额的1—3倍的意外险;孩子的意外险,尤其是意外医疗是刚需。
 
第三部分
 
从精算角度比较
 
香港与国内保险之优劣
 
此前,我曾经发过一篇文章《从精神角度比较国内与香港保单之优劣》(2014年),最近有朋友在后台问我,孙老师又说国内保险的性价比在提升,那是不是香港保单的性价比已经大不如前了,原来买的香港保险怎么办?
 
其实,时至今日,两地的差异有所缩小,但还不明显,香港保险同比比大陆保险的性价比还是高的。但是,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,大陆保险有了很大的进步(大陆的互联网水平远高于香港),互联网保险有效降低了保险销售的中间成本,使得过去一些高性价比的产品,得以重新进入普通家庭的视野(原先这些产品也是有的,只不过无法通过传统渠道,到达普通家庭)。
 
尤其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,定期重疾和纯保障性的终身重疾,以及一年期的医疗险,在互联网的推动下,这类产品大陆都有了长足进展。
 
如果你的保额需求不是十分高,就没有必要从内地飞过来,只是买一两张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了。至于全球资产配置,与纯保障型产品是两码事,不在我们刚才讨论的范围之内。
 
我先带大家重温一下此前的观点(基本观点不变),为什么香港保单的性价比从总体而言仍然优于大陆保单?
 
第一,监管环境不同
 
国内的保监会喜欢“大包大揽”,而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是“抓大放小”,只管两件事情:一是诚信、合法经营;二是偿付能力。
 
国内的保监会管什么呢?保险公司计算费率的依据,也被列入监管范围;甚至连险种的分类都要按照保监的条条框框来设置。
 
在国外,大多数单卖的重疾险,自然而然包括死亡责任(即寿险保障),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:重疾险一般较贵,会消耗投保人较多的财务资源,如果受保人因非重疾原因死亡,而得不到理赔,显然是不人性化的。所以,在中国引入重疾险时,也是这样考虑的。
 
中国保监看到这样的产品申报,批复是:含有寿险责任,就应该分到寿险;含有重疾责任,就要分到健康险。你一个产品,即有寿险责任,又有健康险的责任,究竟怎么分类呢?
 
无奈,业界不得不把一个产品分为两个产品:主约为寿险或一个两全保险(死了也赔,没死到一定期限把保额返还);而附约是一个重疾险。主约和附约不可拆分,不可单售。
 
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。
 
在这种教条的监管模式下,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、创新能力都大打折扣,产品的同质化都极为严重。大家看到的,大多是同质化产品的不同包装而已。
 
在香港,由于监管机构的抓大放小,保险公司往往更有活力,盈利能力远远强于国内保险公司,因此产品设计更为个性化。
 
第二,社会发展程度不同
 
虽然香港的黑社会电影很出名,但是香港却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,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。香港医疗制度健全,也为其加分不少。因此,世界再保险巨头对香港的评级非常高,基础保障费率便宜。
 
保险公司的费率,往往是以再保险公司的费率为底价的,甚至连承保条件都要受再保险巨头的影响。例如笔者曾经服务过的ING集团,收购国内的太平洋安泰保险公司之后,立即将“续保终身”的医疗险在大陆停售,原因是再保公司对中国的安全指数不放心。
 
什么是“保证终身续保”?即保险公司如果承保你一年的终身保障,今后无论你的身体如何变化,只要你肯终身交保费,保险公司就承诺终身提供医疗保障。
 
目前,国内已经出现了少数高端可终身续保的医疗保险,不过在性价比上与香港保险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,对于中高端人群不失为一个方便的选择;另外,看条款时要分清“无条件终身续保”和“可续保”之间的差别。
 
第三,客户心态不同
 
国内的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“返还”情有独钟。这导致保险公司美其名曰“迎合市场需求”,设计了大量高保费、返还快、还带分红的寿险产品。
 
举个例子,国内消费者最喜欢的一类保险产品,就是短期缴费,三年五年缴费,每两年开始返还,返还终身,外带分红,保费狂贵,保障为零的保险产品。
 
香港保险公司,除了退休金保险之外,极少这样的产品设计(除了银行渠道)。
 
更可悲的是,大陆的此类产品收益,按照科学的计算,都赶不上一年定存,但在保险公司巧妙的包装下,客户却趋之若鹜。
 
为什么在香港银行仍然会有客户购买此类产品?香港银行近乎零利率,保险公司给出的收益当然比银行存款高,香港客户有这类需求。
 
香港买保险的必要条件:
 
购买香港奶粉和名牌包包可以代购,在香港购买保险,必须亲自赴港签约,如遇体检要求(40岁以下,保额300万以下一般不需体检,但可能被抽检),可能还要赴港两次。最近保监局旧文重发,强调香港保险不受内地保护,还用说,香港保险要受内地保护,估计就没人买了吧?
 
    上一篇:香港保险,在您的购物车里吗?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    在线客服
    400-030-0817
    留言咨询